<button id="nxvkr"><object id="nxvkr"></object></button><li id="nxvkr"><tr id="nxvkr"></tr></li><button id="nxvkr"><acronym id="nxvkr"></acronym></button>
  • <button id="nxvkr"><object id="nxvkr"></object></button>

    天天視訊!江西宜春多家鋰企停產 鋰鹽綠色安全生產再拉警報

    2022-12-05 20:40:52

    近日,江西宜春多家鋰鹽企業先后宣布停產,背后的環保誘因引發外界關注。


    (資料圖片)

    其中,云母提鋰龍頭永興材料公司明確表示,其控股的位于宜春宜豐縣的江西永興新能源的碳酸鋰冶煉生產線因配合環保調查需要臨時停產。而鞍重股份和康隆達科技兩家公司表示,前者控股的江西領能鋰業,后者控股的江西天成鋰業、江西協成鋰業停產的原因,是為配合宜春上高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嘉美路改造工程)。

    但這一不約而同的“修路”表述,卻引來諸多聯想和猜測。

    12月5日,宜春上高縣政府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環保局方面并未向位于上高縣的鋰鹽公司出具停產文件,兩家控股公司也表示情況以公告為準。但澎湃新聞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此次宜春多家鋰鹽公司一并停產,最大的可能原因仍然是宜春所轄高安市的錦江水質近期出現嚴重金屬污染(鉭元素超標),而位于錦江上游的鋰鹽企業為配合環保調查,被一并要求臨時停產。

    根據永興特種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興材料”)發布的公告,江西省高安市在日常監測中發現錦江水源水質異常,生態環境部門正在上下游開展調查工作,子公司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興新能源”)為配合環保調查,對碳酸鋰冶煉生產線予以臨時停產。

    據了解,永興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為永興材料鋰電新能源業務的主要實施平臺。2022年1-9 月,永興材料實現碳酸鋰銷量1.38噸,鋰電新能源業務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32億元,而2022年1-9 月,永興材料的凈利潤為42.71億元,鋰電新能源業務收入占比近95%。

    永興材料表示,永興新能源除碳酸鋰冶煉生產線以外的其他業務生產運營正常。鑒于目前尚無法確定碳酸鋰冶煉生產線恢復生產的具體時間,此次臨時停產對公司業績的具體影響尚無法預測。

    12月3日,浙江康隆達特種防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發表公告表示,控股子公司江西天成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成鋰業”)、江西協成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成鋰業”)因進行設備檢修及設施維護,同時配合上高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嘉美路改造工程),擬臨時停產。

    其中天成鋰業停產的主要產品為硫酸鋰溶液,而協成鋰業停產的主要產品為碳酸鋰。據披露,天成鋰業硫酸鋰溶液生產線產能規劃可折算1萬噸碳酸鋰/年,而協成鋰業目前已擁有由天成鋰業轉移而來的年產6000噸碳酸鋰、6000噸氫氧化鋰項目。

    根據康隆達的公告,天成鋰業2022年1-9月折合碳酸鋰當量產量為2930噸,本次控股子公司臨時停產,預計每天折合碳酸鋰當量減產25噸左右,總體營收及財務影響目前尚無法精確預測。

    而根據鞍山重型礦山機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鞍重股份”)最新的公告,控股孫公司江西領能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領能鋰業”)預計每天折合碳酸鋰當量減產約為20噸,營收影響約為1100萬元/天。

    今年年初,領能鋰業投建一期年產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項目,該項目經兩個月的設備調試,已投產運行,產品已形成銷售。

    根據上海有色網方面的估計,目前該突發事件的持續時間尚有較大不確定性,若以較悲觀預期估計,或將帶來3000—4000噸碳酸鋰當量的影響。從對碳酸鋰現貨市場影響來看,近段時間以來,下游采購需求持續走弱,鋰價下行趨勢較為明顯,但本次突發事件影響下,預計鋰鹽后市價格將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

    規范鋰礦廢料處理刻不容緩

    此次多家鋰鹽企業停產,讓鋰鹽的安全生產問題再度浮出水面。11月25日,江西省高安市發布的一則公告顯示,當地在日常監測中發現錦江水源水質異常,生態環境部門正在上下游開展調查工作。

    高安市是宜春市代管的縣級直轄市,而錦江是高安市第一大河流,其發源于宜春市袁州區,流經袁州、萬載、上高、宜豐、高安、新建、豐城七縣市之境,是上高、高安等縣(市)居民生活的主要水源。

    據消息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此次錦江高安段重金屬污染較為嚴重,江西省政府已派出相關調查小組赴當地實地調查。

    此次停產的鋰鹽公司中,永興材料子公司的鋰鹽生產線在宜豐縣,康隆達的兩家子公司、鞍重股份子公司的鋰鹽生產線在上高縣,均位于錦江高安流域上游。

    近年來,江西宜春憑借豐富的鋰云母礦聲名大噪。在下游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加、動力電池擴產不斷的情況下,眾多企業紛紛赴宜尋鋰,宜春也一再打出了大力發展鋰電產業、建設亞洲“鋰都”的鮮明旗號。

    根據宜春市政府公布的數字,2021年宜春全年碳酸鋰產量為8.1萬噸,超過全國的四分之一。預計到2025年,宜春市鋰云母精礦和碳酸鋰產量分別可達700萬噸和50萬噸以上。

    然而,礦石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廢渣也逐漸成為隱患。業內人士指出,由于鋰云母項目鋰品位較低,產生廢料(包括尾泥、尾渣和鋰長石粉)量較大,對后續消納處理構成了重大挑戰。以目前的云母提鋰方法來看,150—200噸原礦可以產出1噸碳酸鋰(差別來自于不同等級的含鋰品位),宜春2025年碳酸鋰計劃產量為50萬噸,屆時預計將會產生逾千萬噸級別的廢料。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錦江流經的宜豐、上高、高安等地,鋰電企業、建筑陶瓷企業遍布兩岸。由于碳酸鋰的價格暴漲,陶瓷行業的不景氣,有相當一部分陶瓷企業轉型改造碳酸鋰產業。根據此前的公開數據,當前宜春地區轉產鋰渣坯的情況已經涉及超過20家陶瓷廠,共計50多條生產線。

    今年8月,江西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宜春市反饋督察情況指出,宜春市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亟待解決,包括部分鋰電企業雨污分流不徹底,選礦尾渣、冶煉鋰渣貯存管理不規范,存在較大生態環境風險隱患。督察要求宜春市強化工業企業依法監管,高起點高標準做好鋰電新能源產業生態環保工作。

    而就在11月上旬,宜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關于暫停審批以陶瓷廠進行鋰渣焙燒項目的通知?!锻ㄖ分赋?,市內鋰電產業鏈企業存在較多隱患,以陶瓷廠對鋰渣二次提鋰的名義進行批復的項目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為防控風險,將暫停此類項目審批。

    此外,《通知》還指出,原則上除了宜豐、奉新、袁州等地之外,宜春“其他縣市區不再新增鋰云母選礦項目”,對于選礦廠產生的長石粉和碳酸鋰企業鋰渣處置問題,宜豐、高安等地應高度重視,加快推進鋰渣消納場建設,對企業無法處理的鋰渣,應統一暫存消納,待條件成熟后再開發利用。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
    色妹子

    <button id="nxvkr"><object id="nxvkr"></object></button><li id="nxvkr"><tr id="nxvkr"></tr></li><button id="nxvkr"><acronym id="nxvkr"></acronym></button>
  • <button id="nxvkr"><object id="nxvkr"></object></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