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遂溪縣城月鎮高明村,硬底化村道清潔寬闊,兩旁種上了黃金熊貓、香樟木等名貴風景樹,休閑廣場、游樂園、標準足球場、籃球場等應有盡有,一幅美麗悠然的鄉村畫卷徐徐鋪開。
(相關資料圖)
從村道崎嶇的陳舊村落搖身一變成了鄰村居民羨慕的圓夢新村,這一切都得益于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過去,高明村位于鎮區南面,村民以種植番薯、玉米、水稻、經濟速生林等為生,因經濟發展滯后,導致村莊管理無序,房屋布局雜亂無章。
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耕地面積達146萬畝的農業大縣遂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未能點“地”成金。2019年,遂溪選取北坡鎮作為省土地流轉項目試點單位,加快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促進土地使用適度集中,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2020年6月,遂溪研究出臺《遂溪縣土地經營權流轉財政獎補實施方案》,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規范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城月鎮在土地流轉上的探索由此展開。以高明村為例,村干部著手走訪村里的老村干部、老前輩和村民,了解問題所在。城月鎮各村還通過把村中離退休老干部、黨員干部聚集起來,成立理事會,聽取村民意見,制定土地流轉的相關措施。
經過實地調研,城月鎮按照“統一流轉、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招商”的模式,將丟荒、閑置土地集中流轉回來,將農村分散的資源聚集化、模糊的產權明晰化、集體資源市場化,發展村集體產業,增加村集體收入。
在高明村綜合服務中心的門口,宣傳板上張貼著《高明村村規民約》,這是高明村蝶變的最佳見證。
“土地流轉改變了村里的一切?!备呙鞔妩h支部書記王海香介紹,為加強資源管理,增加集體收入,高明村召開村民會議表決,制定《高明村村規民約》約法三章——村民除擁有房屋外,其余所有財產全歸集體所有,包括花草樹木都姓“公”,土地也由此流轉起來。
制定村規民約后,高明村對村中資產集中管理,通過村集體統籌,由村集體統一管理公開招標,將村集體土地發包給企業或個人進行經營,提高土地經營生產的經濟效益。目前,高明村土地流轉達1000多畝,土地出租給企業搞規?;洜I,每畝地租金約600—700元,村集體年收入可達80萬多元。
此外,城月鎮還結合土地流轉,進行對外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讓“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成為村民津津樂道的新方式。
一排排鋼架溫室大棚整齊劃一,一盆盆“發財樹”規格不同卻都生機勃勃……花卉苗木特色產業是高明村開辟出的另一條致富道路。高明村建設花卉苗木種植基地,通過流轉村民土地、吸納村民務工等,帶動村民增收。
通過土地流轉,高明村嘗到了壯大集體經濟的甜頭。去年,高明村建成民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項目,排污管網建設和終端連接暢通,休閑小公園成了村民新的好去處。此外,村落聚焦搞好民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項目,對房屋外墻統一噴灑黃白一色墻漆,實行美化、亮化,讓安居樂業更有底氣。
在城月鎮南部另一個較為偏遠的村莊——吳西村,土地流轉也帶出幸福生活。據統計,目前吳西村已開發約500多畝的香米種植產業和連片整合流轉水田500多畝,用于四季豆類種植產業。吳西村村委會庫河村今年土地流轉400多畝,每畝1250元,讓全村每人分紅受益2000多元。
土地流轉,既盤活了村里土地資源,又解放了勞動力,走出了一條土地增效與農民增收的共贏新路子,“流轉一片土地,打造一個產業,發展一個村莊”的愿景在城月鎮逐步成真。
文:陳思亮林日清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標簽: